台灣都更難搞? 美國一招「降」搞定

發佈日期: 2014.03.12

140312

好房News記者胡珮蓉/綜合報導

內政部新官上任,住宅政策主力從「合宜住宅」轉向為「以都更增加住宅供應」,朝令夕改的住宅政策讓民眾一片茫然。正當台灣的都更計畫還在原地踏步時,美國許多城市已經歡喜收割,透過有效的住宅政策,降低或凍結房地產稅率,減緩中低階層民眾的持續外移,也促成房屋的興建與整修,達成都市更新的效果。 美國許多城市透過降低房地產稅率,減緩中低階層民眾的持續外移,也促成房屋的興建與整修,達成都市更新的效果。(截取自紐約時報網站)

好房媒體調研中心分析,台灣的選舉次數多,政策隨也隨著政黨或官員的輪替而出現嚴重斷層,導致住宅政策沒有連續及延續性可言。檢視過去都市更新的歷程,在「文林苑」案發生後,政府在民意的壓力下,將都更門檻再拉高,大型建商早就已抽手。 如今內政部又想透過修法放寬都更標準,效果恐不如預期。

反觀美國波士頓、費城、華盛頓、匹茲堡等大城鎮,為了留住高房價之下外移的中低階層,採行低房地產稅率政策,凍結或降低既有的稅率或稅基,鼓勵新建築宅,並輔以腳踏車道和運動場建設等措施,成功保留當地人口。

對大部分的美國城市而言,50%的政府預算仰賴地方稅收,部分城市更高達80%,故採低稅率政策存有一定的風險。但連政府面臨破產的底特律地區,也宣布跟進減少房地產稅率,可見其成效。

非營利住宅政策研究中心(Center for Housing Policy)執行長Lisa Sturtevant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,合理的條件會讓年輕人或新居民考慮長住,且個人投資機會越高的地區越容易吸引人口的停留,所以提供低稅率反而促成地方房地產稅收的提升,且政府的預算也更為穩定。

 

本文轉載自: 好房News

http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67414058743.html